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到2027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范围实现从单点突破向综合集成跃升,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和创新应用示范区。
当前,人工智能正赋能产业全方位转型,《行动方案》提出,围绕“7+28+N”产业链群编制数字化转型“一图四清单”(场景图谱,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要素清单),分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其中,在先进装备产业,支持企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智慧设备智能化辅助设计,发展远程运维和大规模定制新模式,实现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工业互联新型装备,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成套研发能力。
工业大模型作为核心基础设施,对人工智能赋能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动方案》提出,围绕算力和网络设施、数据资源、大模型等领域,强化要素供给,夯实人工智能赋能底座。其中明确,要打造工业大模型,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食品、现代医药、现代轻纺、煤炭等8个重点行业和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仓储物流、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等7个关键环节,打造“8×7”工业大模型矩阵。
在安全生产监管领域,人工智能的作用也愈发凸显。《行动方案》提出,要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仓储物流、销售服务和安全生产为重点,深化人工智能在企业全流程的应用。在安全生产方面,要以隐患分析、实时监测和应急管理为重点,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展生产数据分析,实时监控生产环境,实现安全隐患量化评估和科学预防。
配资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